兽面纹罍- 湖南省博物馆
首页 青铜器 兽面纹罍
兽面纹罍
0
材质:青铜
年代:明

高26.1,口径16.6厘米

罍为酒器。也可作水器。《诗经•卷耳》中有“我姑酌彼金罍”句,金罍即青铜罍,说明罍是盛酒用的;《礼仪•少牢馈食礼》载:“司空设罍水于东,有枓。”罍又有盛水的用途,宋代以后主要为水器,祭祀时与洗配套。此罍直口,鼓腹,平底,肩腹部有两个牛首衔环,腹部饰兽面纹,肩部一侧铭:“知县燕寿、县丞杨海、主簿王诚,主簿白玘,典史徐明”,下镌“成化辛卯岁造”。肩部另一侧铸“教谕徐绶,训导陈安,训导郭鈜”。万历《溧水县志》卷一《沿革表》中正有上述官师的记载。溧水县为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明朝初年溧水属京城应天府直辖,京师移至北京顺天府后,应天府为南直隶,溧水为南京直辖。由此可知,此罍应为溧水县铸造的儒学祭器。

  • 相关论文
  • “三重证据”视野下的“大塘”遗物

    对古代文化遗物的研究有许多学派及其方法,其中王国维先生在早年倡导并被发展起来的“三重证据法law of evidence”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这种利用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及民族志资料的综合观照法,非常适宜对器物进行所在文化群体及思维创造的探寻,而对长沙南托大塘遗址的研究便是如此。该遗址是七千年前湘江流域乃至环洞庭湖区域中最为先进的文化之一,出土了许多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抽象图形符号的器物,具有极其浓厚的图腾及祖先崇拜特色,是人类的早期思想形态的真实反映。

  • 长江中游地区商周铜器上兽面纹的发展

    笔者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商周铜器上的兽面纹进行分类,探讨了这一区域兽面纹的特点,并从兽面纹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盘龙城、赣江和湘江流域铜器上兽面纹的承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