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与研究- 论文- 湖南省博物馆
首页 研究 论文 考古发现与研究
  • 湖南华容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 与初步研究(上)

    【作  者】:刘美玉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东洞庭湖区,华容县,新石器时代,遗址,研究

    【摘  要】:

    华容县自1985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陆续发现一批先秦 时期文化遗址。这些遗存不仅文化内涵丰富,而且从文化面貌及年代来看, 它们分别属于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年代距今 6800年~4500年左右,构成了华容县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发 展序列。因此,我们将这些调查、试掘、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资料进行全 面系统的整理,对于研究华容县,乃至整个东洞庭湖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遗存的文化面貌、文化性质、文化发展序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为文 章的上半部分。
  • 2001年汉寿聂家桥武峰山M11发掘简报

    【作  者】:龙朝彬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汉寿,武峰山,战国晚期后段偏晚,彩绘陶器,楚墓

    【摘  要】:

    2001年我们发掘了汉寿聂家桥武峰山东周—西汉墓群,M11是其中的一 座。其他墓葬材料已分别在《沅水下游楚墓》和《沅水下游汉墓》考古报告中发 表,M11处于战国晚期后段到西汉早期前段的转折时期,出土的成套彩绘陶礼器, 对研究楚汉文化的变迁有重要价值。
  • 徐州西汉合葬墓的类型、性质及埋葬方法

    【作  者】:徐娟,耿建军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西汉合葬墓,类型,性质,埋葬方法

    【摘  要】:

    合葬是指两人及两人以上葬在同一个墓坑内的埋葬方式。合葬墓可分 为两人、三人和四人合葬三种情况,又可区分为夫妻合葬和陪葬两类不同的性 质。夫妻合葬墓的埋葬方法主要是一次葬和二次葬,一次合葬应该是女性先去世 暂厝在别处,待男性去世后再合葬;二次合葬则是男性去世后先下葬,女性去世 后再与男性合葬。二次合葬有多种形式变化,反映了夫妻合葬方式的发展过程。
  • 长沙市宁乡县大夫堂汉墓群调查简报

    【作  者】: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乡县文物局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大夫堂,汉墓,西汉中晚期

    【摘  要】:

    大夫堂汉墓群位于长沙市宁乡县花明楼镇大夫堂村,2011年4—5月长 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宁乡县文物局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与钻探,对该墓地 的分布、墓葬形制及年代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该墓地的时代推测为西汉中晚 期,墓葬的等级可能为下级官吏或平民。
  • 长沙市开福区田家炳实验中学工地发掘简报

    【作  者】: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长沙,古井,田家炳实验中学,唐代,宋代

    【摘  要】:

    2011年4—7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开福区田家炳实验中学考 古工地基建项目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并清理各历史时期古井22口、灰坑6座。其 中汉代古井2口、唐代古井4口、宋代古井10口、明代古井1口,另宋代灰坑1座, 其余均年代不详。出土器物多为生活用器,包括碗、盆、盏、罐、坛、壶、擂 钵、灯、水滴、石砚、铜钹、铜钱等。此次发现的这批古井及出土器物,为研究 古代长沙城市发展变迁提供了清楚翔实的实物资料。
  • 湖南长沙燕子岭唐墓发掘简报

    【作  者】: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燕子岭,砖室墓,青瓷器,唐代

    【摘  要】:

    2011年6-7月份,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雨花区雨花亭街道莲湖社区 燕子岭抢救性发掘一座砖室券顶墓。该墓葬整体保存状况较差,墓葬后室结构较 完整,两座墓室有过道相通连,营造方式较有特点。该墓出土器物较少,均为青 瓷器残件,可辨器形有生肖俑、双沿罐。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出土器物特征,我 们判断该墓葬为唐代早期墓葬。该墓葬的发掘,对研究长沙地区唐代墓葬葬制及 其发展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 长沙市开福区泊富国际广场护城河发掘简报

    【作  者】: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长沙,护城河,宋代,城市范围

    【摘  要】:

    长沙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考古在基本建设 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墙及相关设施的考古研究是城市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城区的基建工地陆续发现发掘了城墙及护城河等遗迹。此次在开福区 泊富国际广场发现的护城河为宋代长沙护城河的一段,为我们研究宋代长沙城的 范围提供了直观的考古依据。
  • 湖南长沙坡子街7号地块H9发掘简报

    【作  者】: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坡子街,灰坑,瓷器,漆器

    【摘  要】:

    2004年8-1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在长沙市坡子 街东端路北一建设工地,对编号为H9的灰坑进行了考古发掘。该灰坑内出土了一批 北宋中晚期的瓷器(个别为唐末五代时期)及漆器。这批漆器虽然仅有6件,但保存状 况较好,为盘和盆等日常生活用品,造型多见花瓣口,制法为圈叠胎工艺,漆色采用 “素髹”装饰,以朱漆及黑漆为主,体现了宋代漆器的主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 湖南郴州李家坝明墓

    【作  者】:郴州市文物处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

    【发表时间】:2014-04-20

    【关  键  词】:郴州,李家坝,明墓

    【摘  要】:

    2000年7月26日,郴州市文物处考古人员对郴州市北湖区郴江镇李家坝 私人建房工地进行考古调查,发现1座明代墓葬。墓葬平面呈长方形,为竖穴土坑 墓,由棺和椁组成。随葬器物49件,以文房用品为主。该墓形制是明代墓葬中常 见的类型。此墓主人是何仲方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是其他人。
  • 攸县鹅公岭出土的一批东周时期青铜器

    【作  者】:黄阳秋,陈韶辉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攸县鹅公岭,青铜器,东周,越人墓

    【摘  要】:

    2006年攸县鹅公岭出土东周时期青铜器19件、砺石2件。经调查,鹅公岭一带系东周—两汉时期墓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发掘了一批东周越人、楚人和两汉时期墓葬。根据对这批青铜器出土情况的调查,结合其组合和器物特征,可知这批青铜器应为东周时期越人墓葬随葬品。
  • 湖南临澧九里一号楚墓发掘简报

    【作  者】:熊传薪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考古,楚墓,年代,墓主人

    【摘  要】:

    湖南临澧九里一带,地处湘西北,与湖北荆州相距不远,是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楚墓中,规模最大、分布最为密集的一处楚墓群。1980年6月至10月发掘的九里一号墓,其规模宏大,封土堆底径约60余米,墓口东西长34.5、南北宽32.8米,平面呈一方形,墓口往下有八级台阶。从墓口至墓室底深近16米。该墓早年被盗掘,但墓室内葬具,基本保存完好,葬具为二椁二棺,全部为木枋垒积而成,外椁长8.8米、高4.1米。其葬具结构与湖南中部的楚墓有所不同、而与湖北江陵雨台山、云里观楚墓极为相同,特别是内棺为弧形悬底棺,在湖南楚墓中少见。随葬器物仅残存大量的漆木器和少量的玉器和其他器物,但大都残损,而其中有不少乐器如瑟达六件之多。从墓葬形制、出土随葬品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从地面任存的楚墓和此墓的规模以及丰富的随葬器物分析,墓主人地位应与湖北天星观墓主人地位相等,可能是封君级的地位。
  • 湖南常德南坪西汉长沙国郎中令廖福家族土墩墓群发掘简报

    【作  者】:龙朝彬,文智,徐小林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八辑

    【发表时间】:2012-03-01

    【关  键  词】:常德市,南坪,土墩墓,廖福,西汉—新莽时期,家族土墩墓

    【摘  要】:

    2010—2011年间,常德博物馆在常德南坪清理了六座西汉—六朝的封土堆,其中有三座封土堆为西汉土墩墓群。一号封土堆为西汉武陵郡孱陵县县丞之墓,三号封土堆为西汉—新莽时期的长沙国郎中令廖福家族土墩墓群。出土了铜、铁、玉、滑石、玻璃、陶、青瓷、漆木器等珍贵文物500余件套。其特殊的土墩墓营造方式是湖南省的首次发现,确定了湖南地区西汉至新莽时期的一种竖穴土墩墓的特殊墓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