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文- 论文- 湖南省博物馆
首页 研究 论文 所有论文
  • 吴城文化刀之研究

    【作  者】:彭明瀚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

    【发表时间】:2009-04-01

    【关  键  词】:吴城,文化,刀,分类研究,江西商时期

    【摘  要】:

    吴城文化的青铜刀除马鞍形外,器形基本与盘龙城商文化一致,而马鞍形陶、石刀则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表明吴城文化接受了中原商文化的礼仪制度,但生产工具则较多地保持了固有的传统。
  • 湘江流域的商代青铜器

    【作  者】:施劲松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

    【发表时间】:2009-04-01

    【关  键  词】:湘江流域,宁乡铜器群,炭河里城址,商代

    【摘  要】:

    湘江流域出土的商时期的青铜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中原铜器相同,多出自墓葬;另一类具有自身特点,多为零散出土。而近年发现的宁乡炭河里遗址,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商代青铜器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虽然对于炭河里城址的时代以及城址和宁乡青铜器的关系等还需进一步研究,但从商代晚期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格局看,湘江流域应存在着当地的青铜文化。不过在湘江流域的青铜文化中,青铜器的时代、面貌、来源以及功能等,却又不尽相同,由此涉及的许多学术问题,仍需我们继续探索。
  • 再论湖南出土商代兽面纹铜铙的年代及相关问题

    【作  者】:高至喜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

    【发表时间】:2009-04-01

    【关  键  词】:湖南兽面纹铜铙,年代,乳丁铙,有枚铙,甬钟

    【摘  要】:

    湖南出土的兽面纹铜铙的年代,学术界有殷墟二期、三期、四期、西周、春秋等不同看法。本文根据兽面纹铜铙上组成兽面纹的粗线条的尾端分叉和转折处有歧枝、一种两端内卷的云纹转折处多有歧枝、有五朵云纹的涡纹等纹饰,都可以在盘龙城、殷墟妇好墓、大洋洲商代大墓所出铜器上找到相似或相同的纹饰,认为湖南所出兽面纹铜铙的年代可定在殷墟三期。本文还论述了湖南兽面纹铜铙与云纹铙、乳丁铙的关系,有旋铙与无旋铙的关系,指出无旋铙与有旋铙不是年代早晚的关系,而是固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主张有枚铙和甬钟的分界,仍以旋虫的有无作为标志为妥。
  • 关于炭河里古城址的年代及其和宁乡青铜器群年代相互关系的思考

    【作  者】:刘彬徽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

    【发表时间】:2009-04-01

    【关  键  词】:炭河里古城年代,宁乡青铜器群

    【摘  要】:

    本文的新见解在于论证宁乡炭河里古城的年代上限为商代晚期同时论述了此古城和宁乡青铜器群的关系。
  • 论宁乡黄材的青铜文化

    【作  者】:张长寿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

    【发表时间】:2009-04-01

    【关  键  词】:宁乡黄材青铜文化,炭河里遗址,长江流域青铜文化

    【摘  要】:

    宁乡黄材发现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固炭河里遗址的发掘,其考古学文化面貌得以确立。进而与长江流域盘龙城、昊城、三星堆、城洋地区诸青铜文化比较,它们各具自身的特征,属于不同的类型。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是由中原地区传入,至殷墟时期而极盛,其后续遗存犹待探索。迨楚文化兴起,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才渐趋一致。
  • 吴国青铜器的发展与特色

    【作  者】:肖梦龙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

    【发表时间】:2009-04-01

    【关  键  词】:昊国铜器,发展分期,地方特征

    【摘  要】:

    昊国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我国先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昊文化是由华夏文化和“荆蛮文化”相融合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因此昊国青铜器的面貌特征具有两重性,既受中原商周文化的深刻影响,但又表现出显著的地方文化色彩和风格。昊国青铜器铸造有其发生、育成、发展和繁荣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昊国青铜器的发展,本文划分为四个时期,对每个时期所表现出的时代特点作了分析研究。
  • 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学的性质

    【作  者】:李先登

    【发表期刊】:《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五辑

    【发表时间】:

    【关  键  词】:中国古代,青铜器学,文物学,考古学

    【摘  要】:

    自宋代金石学产生,人们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就开始了,到民国初年进入了古器物学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青铜器学正式形成。其研究对象以考古发掘品为主,并包括传世品。其研究任务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总体及其各个方面,而不是考古学文化。因此,中国古代青铜器学的性质是当今中国文物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考古学的一部分。在今天,文物博物馆系统应提倡文物学研究。
  •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观众服务领域应用的思考

    【作  者】:刘春,彭黎明

    【发表期刊】: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发表时间】:

    【关  键  词】:物联网技术,博物馆,观众服务

    【摘  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其应用已逐渐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也为文博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基本满足了提升博物馆服务观众的能力与效果,本工作以博物馆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描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观众服务领域的几种应用设想。
  • 浅谈博物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特点与模式——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

    【作  者】:游振群

    【发表期刊】:博物馆·博物馆学与全球交流

    【发表时间】:

    【关  键  词】:博物馆,跨文化交流,特点,模式

    【摘  要】:

    本文主要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概述其近40年来国际展览交流方面的实例,进而分析博物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三个特点和四种模式。
  • 创新免费开放机制 践行博物馆社会使命——湖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实践与思考

    【作  者】:陈建明

    【发表期刊】:博物馆学文集6

    【发表时间】:

    【关  键  词】:免费开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湖南省博物馆对免费开放的思考与认识以及在免费开放工作中的理念与具体实践,并从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推进内部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着眼,探索了博物馆体制机制改革的可行之道。
  • 雪域的神圣卷轴唐卡

    【作  者】:郑曙斌

    【发表期刊】:收藏家

    【发表时间】:

    【关  键  词】:博物馆,展览,唐卡

    【摘  要】:

    由湖南省博物馆、西藏文物局、民族文化宫联合举办的佛光里的神秘西藏展览,于2011年月12月28日至2012年4月1日在湖南省博物馆隆重展出。该展览汇集了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敏竹林寺、萨迦寺、山南地区雅砻历史博物馆、夏鲁寺、扎什伦布寺、白居寺以及民族文化宫等多家单位的珍藏,遴选了佛教造像、佛经、法器、唐卡、印章、金册、礼品以及藏民生活器具、服饰等文物130件套,分为“圣地梵 韵”、“和同一家”和“雪域风情”三个部分,反映西藏地区佛教信仰下的藏传佛教艺术、汉藏文化交流与雪域民族风情。我们惊叹于佛教造像艺术的古朴雄浑、庄严润朗,更眩目于唐卡艺术的色彩艳丽、神秘魔幻!
  • 装潢着土家世界的西兰卡普

    【作  者】:熊薇

    【发表期刊】:收藏

    【发表时间】:

    【关  键  词】:土家族,织绵

    【摘  要】: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居住在武陵山区酋水流域,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从打溜子、毛古斯、摆手舞、哭嫁歌等民间歌舞到独具土家风味的挑花、刺绣、印染、编织、制陶等手工艺,无不体现着土家文化的厚重沉积。特别是西兰卡普,更是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