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陶瓷 绿釉船形陶灶
绿釉船形陶灶
0
年代:东汉

尺寸:灶高13.2厘米,长34.9厘米,宽19厘米,附甑一件,高7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4.7厘米

来源:1971年长沙地质局子弟学校出土

  该陶灶呈船形,灶面上开有三个圆形灶眼,每个灶眼都有一个陶罐或陶釜坐于其上,灶一侧开有方形灶门,另一侧有圆形出烟孔,胎体浅红色,灶面施绿釉,其上附着的陶罐和陶釜内外均施绿釉;随灶还同出小陶甑一件,甑为折沿,沿上饰水波纹,深腹,平底,内底突起,布满圆孔,外底亦有10个稍大圆孔,胎体浅红,通身施绿釉。整个陶灶釉色明亮,釉面光洁,胎釉结合较好,是该类器形中的精品。陶灶为随葬明器,常出土于汉代墓葬中,造型模拟实物,制作一般较为粗糙,是研究汉代墓葬制度和饮食生活不可多得的材料。这件器物造型特殊,绿釉保存完好更属难得。


  陶灶常与陶井、陶仓等成组出现。最早见于关东秦墓,为汉以来主要明器之一。秦至西汉早期灶为立体长方形,灶面中间有一个大灶眼,上置甑、釜类炊具。灶前有门后设烟囱。西汉中期前后,灶前后出沿,大灶眼出现小釜,灶面边沿刻划有纹饰。西汉晚期,灶面增大,有两个灶眼,并模印出各种食品及叉、钩等炊事用具。东汉后,出现3-5个灶眼,灶身增大,前壁高出灶面,灶后烟囱作葫芦形或亭形,装饰复杂,有的灶面刻出一台条或两条大鱼,有的在灶门旁刻划出人物、风扇等。东汉晚期出现衰落现象,灶面虽有1-4个灶眼,但原来的炊具变成了模印的纹饰,烟囱也如此。


  背景资料:


  釉陶(glazed pottery)——一种施低温釉的陶器。一般只需要700至900摄氏度即可烧成。挂釉可保护器胎,且起装饰作用。古代的西亚、埃及、欧洲有铅釉或锡釉陶器,欧洲有的锡釉陶器上还有彩绘。


  汉代出现了一种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剂——铅的釉陶,又称“铅釉陶”。铅釉陶的制作成功,是汉代制陶工艺的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整光滑,使铁、铜着色剂呈现美丽的绿、黄、褐等色,但绿釉为最多,绿如翡翠,光彩照人。


  墓葬中出土的铅釉陶器表面,有时呈现出了一层银白色光泽,有人误称为“银釉”。根据考古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发现,“银釉”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釉面长期受潮,釉层表面析出多层次的沉积物,在光线的折射下,产生的银白光泽。


  中国釉陶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中期出现。流传到国外的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铅釉陶器。据中国国内的考古资料,西汉武帝时期出现铅釉陶,以粘土作胎,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呈现翠绿色,铁呈现出黄褐和棕红色。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泽平滑。开始时只施绿、褐黄等单色釉,到王莽时期出现同时施黄、绿、酱红、褐色的复色釉。东汉是釉陶最发达的时期,但基本上都是明器。釉陶器的种类有壶、樽、罐、洗、博山炉、瓶等,还有坞壁建筑模型和俑人、猴、鸭、狗、鸡等陶塑;此外,新出现了黑色釉。中国釉陶的着色剂,绿色是铜,酱黄色、褐色、黑色是铁,熔剂是铅。据化验,东汉绿釉陶器釉的成分,硅酸占29.91%,氧化铝占65.45%,氧化亚铁占0.80%,氧化铜占2.60%,钙、钾、钠等碱金属的氧化物占 0.94%。烧成温度在700~80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