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陶瓷 唐长沙窑褐釉兽首箕形砚
唐长沙窑褐釉兽首箕形砚
0
年代:唐

尺寸:高5厘米,长16厘米,宽11厘米

  砚如箕形,兽首高昂,高眉隆鼻,双目圆睁,嘴下有雕刻的胡须,神采奕奕,兽身变化成砚台,前面较窄较低,后部较宽较高,形成箕形,底部有前低后高的四个兽足,兽首和砚的上、下边缘处施以褐釉,砚中心及底部露胎,胎色灰白,箕形石砚在唐代较为常见,器形似一前伏后蹲的卧狮,造型匠心独具,把动物的自然形态与器物的实用价值,巧妙地融合起来,和谐可爱。

  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7000-8000年的磁山、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此时是用来加工粮食的。到了距今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石研。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出现了颗粒状人工墨。此后,用于研墨的石研,用途专门化,成为早期的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该砚造型,仅见于长沙窑产品中,弥足珍贵。


(撰写:刘丰)


  • 相关论文
  • 从长沙窑瓷谈“摩羯(竭)纹”的定名问题

    本文对迄今已公布的饰有“摩羯”纹饰的长沙窑瓷器进行归纳分析, 并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印度梵文Makara两种翻译“摩羯”、“摩竭”的出处 和内涵进行考证,希望能够弄清长沙窑瓷所饰纹饰究竟是何物。

  • 益阳市赫山区农机局唐墓

    2007年6月,益阳市文物管理处配合赫山区农机局基本建设时,发掘了一座墓葬,清理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石器共13件器物。墓葬形制具有唐代墓葬的特点,所出器物为唐代长沙窑产品,其中青瓷唾盂,大敞口,颈往下移,近折腹,与武昌晚唐墓出土IV式唾盂形制类似;铜镜,素面,四角圆弧状.与赫山邓俊墓出土铜镜大体相同,但不见“卐”字图案,时代亦应在唐代晚期,因此该墓应为晚唐时期的墓葬。

  • 相关视频
  • 特立独行 长沙窑

    11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