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莲花纹碗- 湖南省博物馆
首页 陶瓷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莲花纹碗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莲花纹碗
0
年代:唐

尺寸:高5.1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5.7厘米

来源:出于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

  敞口,弧腹,圈足。胎色灰白,外施白色化妆土,罩透明青釉不及底,釉层开细片。口沿饰四块对称褐斑,碗内用褐绿双彩绘一朵盛开的重瓣莲花。器型规整,釉色光亮如新。此类形制的碗是长沙窑中的大宗产品,因为同出的一件相同形制的碗内书有“荼(茶)盏子”三字,可知其功能为饮茶所用的茶碗。唐代自开元初年,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各地茶肆林立,茶道大行,茶叶成为进贡、赏赐、馈赠的佳品。“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田闾之间,嗜好尤切”,乃至到了“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地步。此碗外销目的地为中东阿拉伯地区,足见唐代茶文化影响之远。

  碗内所绘莲花反映了唐代佛教的兴旺。莲花为佛教圣花,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便大量装饰于瓷器之上,然而此前瓷器的莲花装饰皆为刻划,至长沙窑才开始出现彩绘莲花装饰。佛教起源于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国,发展至唐代时已达到鼎盛,盛况空前。尤其是京畿长安,寺庙荟萃,城中坊里百分之六十都设立了寺庙。姚合《听僧云端讲经》诗曰:“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鱼市尽无人。”诗句逼真地描述了其时“俗讲”之盛,佛教受到各阶层俗众的欢迎。


方昭远/文

  • 相关论文
  • 从长沙窑瓷谈“摩羯(竭)纹”的定名问题

    本文对迄今已公布的饰有“摩羯”纹饰的长沙窑瓷器进行归纳分析, 并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印度梵文Makara两种翻译“摩羯”、“摩竭”的出处 和内涵进行考证,希望能够弄清长沙窑瓷所饰纹饰究竟是何物。

  • 益阳市赫山区农机局唐墓

    2007年6月,益阳市文物管理处配合赫山区农机局基本建设时,发掘了一座墓葬,清理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石器共13件器物。墓葬形制具有唐代墓葬的特点,所出器物为唐代长沙窑产品,其中青瓷唾盂,大敞口,颈往下移,近折腹,与武昌晚唐墓出土IV式唾盂形制类似;铜镜,素面,四角圆弧状.与赫山邓俊墓出土铜镜大体相同,但不见“卐”字图案,时代亦应在唐代晚期,因此该墓应为晚唐时期的墓葬。

  • 相关视频
  • 特立独行 长沙窑

    11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