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拓东汉三老讳字忌日记刻石- 湖南省博物馆
首页 碑帖 清同治拓东汉三老讳字忌日记刻石
清同治拓东汉三老讳字忌日记刻石
0
材质:纸
年代:清

尺寸:纵103.0厘米,横44.0厘米  


  第四列第一行“次子邯曰”之“次”字末笔捺尾外尚有一丝石块未损,不连石花;后题末行“言事触”三字笔道可辨。签题:“汉三老讳忌碑,癸酉 闰五月装于沪上”,钤白文印:“瓻叟题记”。拓片左右题二长跋。右跋文为:“此‘三老’即汉秩。欧、赵、洪三家著录 碑目有《国三老袁良碑》,《隶释》所载有《县三老杨信碑》,《曹全碑阴题名》有县三老、乡三老各一人。盖‘三老五更’为‘国三老’之最尊者,降至乡三老止矣。此三老但有讳而不著姓,殆乡三老之类也。碑刻四层,上层但有讳字、忌日,无年月。第三层忽称‘掾讳忽,子子仪’,与母讳字并列。其忌日一在建武十二年辛丑,一在建武廿八年壬子,均与史历和。其下二层分列子九人、女二人名字,与碑称九子和。碑文三行有剥蚀,不尽可识。诸子唯第六子‘邯’名在文中。‘钦显’之‘显’字作‘’,是汉隶已有之,北碑率作‘’,盖有所据也。疑‘掾’为三老之子,故列次层;其下则‘掾’之子女也。当时乡氓朴质,刻石祭祖先,讳字忌日下列子姓略具谱牒之义,未可以刻石例法求之。书特瘦劲,大径寸以上,与汉隶诸碑略同。此石最晚出,缪氏 《艺风堂金石目》始著录。缪氏著云:赵撝叔 以《记》中忌日均在建武年,附建武;然分书波磔绝非东汉初年之物,移入汉末云云。缪氏以书派定时代,乃以意度之;似建武题年为不足信矣。其引赵氏说,则《寰宇访碑续录》 当已著录,行箧无此书,末由检校耳”;此跋文后钤白文印“徐崇立读碑记”。左跋文录之如下:“《匋斋藏石记》有汉永初七年《戴氏画像题字》,两旁纪其父母年寿并卒年月日,中为画像。盖兼《阳三老》、《文叔阳食堂》之制,并纪忌日者与此略同。刻画尤精。曾得朱拓本,当时率意赠人,乃非知赏者。今匋斋 遗物散佚不复可睹矣!此《记》原石藏镇江陈渭泉家,辗转索得之。阴雨,纸涩目昏,写不成书。癸酉夏闰五月,徐崇立记于沪寓”;此跋文后钤白文印“健实六十岁后作”,朱文印“徐崇立校释金石文字”;另末行石花空白处钤朱文印“借琐耗奇”。系徐崇立旧藏,浓墨厚纸整张精拓。 


  • 相关论文
  • “精拓”本碑帖拓片的工艺特征

    明清以迄现代,许多著名的金石学家、碑帖鉴赏家在其所藏所见历代碑帖拓片的题跋著录中,从不同的角度加入了他们关于拓片工艺的审美评价。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拈片制作中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前人碑帖题跛著述的解读与印证,分析归纳出前人关于“精拓”本碑帖拓片的一般工艺特征,即首先必须满足“真切地反映刻石文字的原始风貌”的前提条件,其次则是纸张、墨色等。前人所反复强调的,是拓片所得文字的笔画精神之美。而从技术上讲,苟能使拓片中的古人书法“字字清朗”、“形神完美”,则其“黝然深润”的佳妙墨色,也就庶几可近了。

  • 石鼓文拓本汇校——并录湘博善本

    碑帖校订一门,先贤时彦各擅其能,所作甚夥,究其根本,是为资料收集、比对考查、排列筛选。今参欧阳辅《集古求真》、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马子云《石刻见闻录》为主要蓝本,其余零珠片王则辅以杨殿殉《石刻题跋索引》为目逐条梳理——文献汇校。与此并行之者,以湘博万余件拓本逐一审查——实物汇校。兹选《石鼓文》一刻为实例,一则做学理上的尝试,兼以“碑帖数据库”为长远写作目的,为来日典藏数据库共建共享恪尽守藏人之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