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俗- 湖南省博物馆

藏品列表

首页 收藏 民族民俗
  • 墨晶石雕鳌鱼座

    现当代 1950年—1959年湖南省手工业展览会上征集 最大一件长8厘米,宽5厘米,高20厘米   这组墨晶石雕鳌鱼座共三件,主体均为一俯首鳌鱼,龙首鱼身。座阴刻花、草纹和“一九五六年秋 八月湖南省洞口县工艺生产组出品”文字。   墨晶石古称楚石,为湖南洞口县雪峰山区特产。石质细腻而脂润,黝黑发亮,被称为“黑玛瑙”。 传说先秦楚人就将墨晶石雕制成印、章、符、信,用于宫廷官府。明清时期,墨晶石雕多为官府贡品、 礼品。1980年代,墨晶石雕趋于鼎盛,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38个国家和地区。

  • 墨晶石雕八仙摆件

    现当代 从原湖南省社建馆文化艺术馆征集 最大者长7厘米,宽4厘米,高20厘米   八仙是道教供奉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八名得道仙真,分别是: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道教的八仙之说,约起于宋元时期,明清以来,八仙之说,流传广泛,人们通过供奉八仙,以祈求健康平安、万事如意。以八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也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这套八仙石雕以洞口墨晶石采用圆雕技艺雕制而成,色黑,工艺细致,人物神态各异,较为传神。

  • 墨晶石雕婴戏图圆插屏

    现当代 从1950年—1959年湖南省手工业展览会上征集 长13厘米,宽8厘米,高21厘米   插屏又名独扇屏风,一般是单扇插在一个特制的底座上的形制。是由屏风衍生而来,插屏的规模有大有小,较大的插屏一般放在挡门处,小型的插屏可放在桌案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陈设的必备用具,既能表现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也包含了人们祈福迎祥的深刻内涵。此插屏呈圆形,色黑,四周刻竹纹,一面阴刻青松、翠柳、飞雀,五婴童在庭院中追逐、嬉戏,栩栩如生,活泼可爱。

  • 近代琥珀浮雕佛手蟠桃酒杯

    近代琥珀浮雕佛手蟠桃酒杯 近代   口径4厘米,高3.5厘米   琥珀制作。杯敞口,杯口圆形深腹直斜。腰腹及底部浮雕佛手蟠桃纹,及桃的枝条和树叶,枝叶宛转自如,顺腹缠绕延伸至另一侧杯口处,作者又巧妙利用枝叶雕琢成杯柄。佛手、桃意喻多福多寿,是清代以来一种普遍采用的吉祥图案。此琥珀酒杯质地细腻通透,造型别致,雕工柔和圆润,连贯流畅。

  • 明代白雕玉龙首蟠螭纹带钩

    明 长7.5厘米,宽6厘米   白玉制。白色,稍有褐色瑕疵。玉质温润细腻,器表有脂样光泽。钩头浮雕成龙首,钩体呈长条弧形,上饰蟠螭纹,两侧面内凹,背面有素面圆纽做系扣。龙首双角杈顺颈向后弯曲,长发飘逸,双目圆睁,鼻大呈如意形,张口露齿。蟠螭为高浮雕,躯体细长,呈“s”形,作奋力向上爬行状,头部有一角,单角弯曲伸如口中,长发长须,突眉细目,肋处生一翼。带钩琢工精细,线条流畅,神态生动,饰物的力感与玉质的柔润相得益彰。

  • 清代紫檀镶嵌青玉如意

    清 长56厘米,宽8厘米   如意以紫檀木为柄,光素的木柄上以“三镶”的形式镶嵌有白玉瓦。如意的首端雕刻葫芦纹,及“大吉”两字,如意的中柄雕刻葫芦藤和葫芦果,尾部为变形的猫戏鱼纹。采用浮雕、镶嵌等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制作讲究。此摆件为邵阳新宁中田乡大地主刘伯斌祖父刘光才把玩之物,土改时没收到湖南省土改委员会,1952年7月湖南省博物馆从省土改委员会展览会上接收入馆。

  • 黄缎绣瑞兽花卉纹门檐

    近代 横75厘米,纵37厘米 民国 长方形,黄缎质地。绣面主体为一猛兽与蔓草柔花的组合。猛兽瞋目切齿,造型夸张,虽意在威猛,却有活泼诙谐之感。与瑞兽相互映衬的花卉,其叶圆阔,花冠硕大,叶脉尾梢却舒展优雅,其表现的由正而侧、由俯而仰的圆转温丽之态甚是妙趣横生。

  • 蓝布挑绣诗文方巾

    近代 横37厘米,纵37厘米 民国 正方形,蓝布正中挑绣方格,格内为五言诗一首:“少小须勤奋,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四角挑绣人物、“寿” 字、蝶、狮子绣球、双鱼、双凤等纹饰,白布里。 挑花,也称“挑织”、“十字挑花”,是刺绣的一种针法,指在棉布或麻布的经纬线上用彩色的线挑出许多很小的十字,构成各种图案,多挑于枕头、桌布、服装等上面,花纹粗犷,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挑花在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地区较广,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普遍。

  • 蓝土布挑绣请座图方巾

    近代 横36厘米,纵36厘米   正方形,蓝土布质地,正中以白色丝线挑绣几何八角花纹。花卉四周两两相对绣人物、太师椅及方几各一组,人物、桌、几皆以粉红丝线勾边,内填白线,对比协调,富有立体感。其中一把椅上绣“请座”二字。方巾四角对称挑绣三角花纹,四周白线绣锯齿纹边,挑花的造型简练、构思奇趣、绣工细致。

  • 红花绸花卉纹筒裙

    近代 2011年5月17日湖南省博物馆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长沙购买。 通长89厘米,下摆长64厘米,腰围长45厘米,带长96厘米   长筒状,红花绸质地,上绣花卉纹,下镶织锦花边,粉红布作裙头,裙头两侧分别有布扣眼,一边有红绳系带。筒裙因穿时围于腰际,无褶无缝,状似布筒,故得名。

  • 白布挑绣诗文福禄纹头帕

    近代 横175厘米,纵47厘米   长方形,白布质地。左侧挑绣团形“婴戏图”。其中一孩童束髮总角,脸庞圆润,衣着华丽,下方匍匐一只蟾蜍,体态丰满、背生铜钱,寓指“多子多福”、“招财进宝”,周遭饰荷花、灵芝、鱼等吉祥纹饰。荷花、童子寓意“子孙和合”,表达了追求福多子多的吉祥意义。此外,四周绣五言诗两首,分别为:“在家长富贵,出门保平安,吉祥得甚意,一世得清闲”“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正中挑绣“鹿鹤同春”图。鹿(陆)、鹤(合),泛指天下,寓意万物滋润、国泰民安,也为传统祝寿图案之一。右侧挑绣佛手、石榴、桃、“囍”字组成的团形纹饰,寓“多福、多子、多寿”之意。

  • 红布绣凤穿牡丹纹小孩抱裙

    近代 2011年5月17日湖南省博物馆从湖南美术出版社邹敏讷先生处征集。据邹先生介绍,此文物为他从湘西购买。 裙长54厘米,裙宽87厘米   长方形,蓝布为底。中间是一幅红布绣凤穿牡丹画:两只神采奕奕的凤凰旋绕国色天香的牡丹展翅鸣啭,周边深蓝布上艳丽的彩蝶成对装饰左右,左右对称几案上的花瓶寓意平安,此外,喜鹊、蝴蝶等,都有着吉祥的寓意。

  • 红缎绣松树花鸟纹门檐

    近代 横76厘米,纵178厘米   长方形,红缎上绣一颗松树苍翠挺拔,树上栖息三两雀鸟,树下一对公鸡闲庭漫步,一只昂首引亢,一只低头觅食,神态逼真、动作各异。旁有牡丹竞相怒放。牡丹寓意富贵,公鸡的“公”与“功”、鸡鸣的“鸣”与“名”谐音,寓意仕途亨通、荣华富贵。 绣品采用掺针、刻鳞针、钉针等技法绣制而成,针法细腻,绣线亮丽,画面气韵生动。

  • 现代洞口墨石雕狮子摆件

    现当代 1954年3月从省文管会接收。 高18厘米,底径21厘米   此摆件采用高浮雕、圆雕、镂雕、线刻等技艺刻画三只戏铜钱绣球之狮子。母狮侧首蹲卧,大耳前张,双目圆瞪,如意鼻,咧嘴露齿,毛发长披,尾上扬,前足踏铜钱纹绣球,刚劲威猛,乃雄武之狮。母狮左前腿处浮雕一幼狮,亦昂首趴于母身旁;母狮背上又刻一半蹲幼狮,前立后蹲,昂首,颈部与母狮耳相连。摆件底部镂空绣球飘带纹。摆件细腻光泽温润,活泼生动,充满趣味。

  • 现代洞口墨石雕桃形笔架

    现当代 1956年由付靖武从省手工业展征集 高5.3、长10.7、宽7厘米   笔架整体桃形,桃身刻成一洗笔水池,桃蒂处立雕一“山”形笔架,笔架底基上浅浮雕刻盛开菊花。桃形水池两侧刻一对鲤鱼,水池中间阴刻一对金鱼。水池背后底沿上阴刻行书,从右至左“洞口雪峰山纪念”。笔架整体呈现鲤鱼跃龙门的意境,是一件集实用与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工艺品。

  • 湘西苗族儿童银饰绣花棉帽

    现当代 帽口宽20厘米,连帽共重253克   1985年湘西凤凰山黄午坪征集   童帽为红缎地,上绣蝴蝶牡丹等吉祥纹饰。帽的两旁左右开口作耳,耳沿饰皮毛、流苏或羽毛等物,因其造型颇似狗头而在民间称为“狗头帽”,为湘西苗族童帽中常见的一种童帽形式,取意为“狗狗生、日日大”。童帽银饰丰富,帽顶饰双龙戏珠,帽的额部饰八仙,两耳垂饰银铃,帽的后部饰“寿”字纹银链。童帽装饰手法多样,造型装饰极富吉祥寓意,体现了对孩童健康成长的殷殷祝福。

  • 湘西苗族蓝缎绣花“福、禄、寿、喜”银饰儿童冬帽

    现当代 1985年湘西凤凰山江大门山村征集 帽口宽20cm   童帽为蓝缎地,狗头帽造型。帽的两旁左右开口作耳,耳沿饰流苏。帽顶部正中刺绣太极阴阳鱼图案,周围刺绣莲花、蝴蝶等图案。额部饰以“瓶升三级”和“福、禄、寿、喜”人物字银帽花,帽后沿以刺绣莲花为饰。太极阴阳鱼、莲花和“福、禄、寿、喜”四神与民间宗教信仰密切相关,该童帽大量的以宗教题材为饰,是希望孩童不受邪煞冲犯,平安吉祥,无病无灾,茁壮成长。

  • 苗族“鱼跃龙门”童帽银尾饰

    近代 长16厘米、30克   银尾饰为近三角形银牌,下接5条银链造型。银牌主体纹饰为鱼跃龙门,其间汹涌的波涛,增添了银饰的韵律。外沿饰以多条弧形线条,银链中部饰圆形钱纹,尾端接银铃。银尾饰钉缝于童帽后部,颇具动感。鱼跃龙门是我国汉族的神话传说,指的是黄河鲤鱼跃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以鱼跃龙门为装饰题材寓意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以鱼跃龙门为湘西苗族银饰图案纹样,反映了汉族文化对于苗族文化的深刻影响。鱼跃龙门装饰于苗族童帽,更是寓意孩童福大命大,家发人旺,折射出苗家的人生哲理观念。

  • 苗族“福、寿、康、宁”童帽帽花

    近代 直径3.5厘米 重13克   帽花一组4件,福、寿、康、宁四字中心分别采用浮雕的方式压模有狮、鹿、象、马,四字外沿饰如意云纹,并巧妙的将四字各联接成圆形。湘西儿童银饰主要是帽饰,一般钉缝在童帽的前沿,多动物和八仙、菩萨等图案,造型逼真,工艺精湛,寓意吉祥。

  • 明代纳绣“仕女图”袖套

    明 1972年湖南省邵阳明万历江川王妃何氏墓出土 纵32.5厘米、宽19厘米   袖套一对2件,素缎下接素纱罗。素缎无纹饰,素纱罗上以纱眼为纹格,纳绣绣有仕女图。两件袖套上共计有仕女六,均分置于六边形框内。仕女发若乌云、含眸凝睇、或焚香、或抚琴、或抱琵琶,或摇纸扇,画面含蓄而凝练,尽显高雅闲逸之态。六边形框外之上部空隙处饰飞禽,下部饰走兽。袖套刺绣部分以仕女棋琴书画为题材,装饰性浓郁,极具古朴典雅风格。绣品绣制较粗犷朴实,具有明显的民间刺绣特色,是明代刺绣精品。

  • 红缎绣“吉祥泰和”桌围

    年代 : 近代

    桌围以红色素缎为地,中心展现了一幅“瓶花公鸡”图。一对雄赳气昂的大公鸡信步于瓶花之间,鸡与“吉”谐音,与花瓶、牡丹、荷花等在一起构图有大吉大利,大富大贵之意。

  • 菱花形凤穿牡丹银盏托

    六瓣菱花形。宽沿,浅腹,平底。中间有六瓣菱花形凸圈,以承盏。凸圈内錾刻莲塘纹饰。两只莲荷亭亭玉立,花朵肥润,左右